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牧相关 > 神的主权

第八章 神的主权与祷告

“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约翰一书5:14)本书的主要目标是高举创造者,正视受造物(人)。因为现今几乎全世界的潮流都是无一例外地过分尊人为大,同时又羞辱和贬低神。在每一方面我们都发现,当人们在讨论属灵事情的时候,人的方面和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而神的方面即使没有被完全忽视,也被贬抑置诸脑后。尤其当代对祷告的教导就多半是如此。在以祷告为题材的大量著作和讲章中,人的因素几乎占据全部篇幅;甚至它们强调:为了使我们的要求得到神的应允,我们必须达到一些条件,我们必须提醒神在圣经中所说的应许,我们必须作一些事情;神的要求、神的权力、神的荣耀于是无形中被迫退居二位。为了对我们今天所论述的事情举一个公平的例子,我们便从近期的一本发行量不菲的基督教周刊中下载了一篇简短的社论,这篇社论题为“祷告,抑或命运?

” “神按其主权预定,人类的命运可由人的意志所改写。这一基本真理的核心,即祷告能改变事情,意味着神在人们祷告的时候改变局势。有一个人曾生动而富于启发性地说:‘无论一个人祷告与否,有一些事情都一定会发生在他的生活中。还有另一些事情,如果他祷告就发生,不祷告就不会发生。’一个基督徒商人记住了这句话。在他走进一家办公室时,他祷告求主开路使他能向人传讲基督,他想着事情因为他的祷告就会改变。随即他的思想转向其它的事情,刚才的祷告也被遗忘。在他与办公室的一个人谈生意的时候,传福音的机会来了,但他没能抓住。在他离开以后,便想起半个小时前的祷告和神的回复,他旋即重拨电话与那商人交谈;那人虽然是一个教会的成员,在他的一生中却从来没有人问过他是否得救。

让我们努力祷告吧,为神改变局势大开其道。让我们谨慎,免得我们成为实际上的宿命论者,而没有使用神在祷告中所赋予我们的旨意。” 以上的社论是有关祷告的教导;令人悲痛的是,很少有人对此发出抗议之声。为什么呢?因为上述所说“人类的命运可由人的意志所改写”简直是异教--只能这么说;一言以蔽之,说“神……预定,人类的命运可由人的意志所改写”是可怕的矛盾。因为实际上来讲人类的命运不是由人的意志而是由神的旨意来决定的。换言之,决定命运的是一个人是否重生,因为经上记着:“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至于重生是出于神的旨意还是人的意志,约翰福音1:13明确论定--“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因此,说“人类的命运”可以被人的意志改变就是使受造物的意志高于一切,其实就是废黜神。圣经说什么呢?圣经说:“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祂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贫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祂将世界立在其上”(撒母耳记上2:6-8)。刚才的社论还告诉我们,“神在人们祷告的时候改变局势”。今天,写着“祷告改变事情”的卡片漫天飞舞;而且时下宣传祷告的这些用词是明显的--即我们要说服神改变祂的旨意,有鉴于此,我们将在下面作更多的阐述。上述周刊编辑还告诉我们,“有一个人曾生动而富于启发性地说:‘无论一个人祷告与否,有一些事情都一定会发生在他的生活中。

还有另一些事情,如果他祷告就发生,不祷告就不会发生。’”一个人祷告与否事情都在发生,这种情况在未曾重生之人的身上比比皆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从来都不祷告。但是对于这一句,“还有另一些事情,如果他祷告就发生”,我们需要加以解释。信徒若凭着信祷告,并且所祈求的事情符合神的旨意,那么他的祷告必蒙垂听。同样真实的是,关于源自祷告的祝福,如果他祷告就临到他,例如他与神之间的关系更为深刻,神的应许也更显宝贵,等等;就他本人的生活而言,有一些事情“如果他不祷告便不会发生”,这在某些方面是不错的--一个不祷告的生活,就是失去与神的相交,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福分。但是肯定说,除非我们祷告,否则神就不会或不能成就祂永恒的旨意,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同一位神不但预定了结果,也预定了达到这结果所采用的途径,其中的一个途径便是祷告,决定赐福的神也赋予人先求祝福的心志。

 上述所引用关于基督徒商人和另一生意人的例子实在不能让人苟同。因为按照例子的解释,那位基督徒商人的祷告根本没有蒙神的垂听,因为显然的是,向生意人传讲他灵魂得救的门似乎没有打开。但在他离开办公室后又想起自己的祷告(这也许是出于肉体的激动),他便自行回答祷告;实际而言,他非但没有等候主为他“开道”,反而自己操办起来。现在,我们从新近出版的一本书中引用论到祷告的一句话,作者在书中说:“祷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力量和结果,都表现在捕捉神和改变神的旨意上,减缓神能力的击打。”如此这般的断言乃是对至高神属性可怕的扭曲,因为“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祂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能拦住祂手,或问祂说,祢作什么呢?

”(但以理书4:35)无论如何,神也没有必要调整祂的计划或更改祂的意旨,因为这些计划和意旨在完美的良善和无谬的智慧下已然确定。人们时不时地改变他们的计划,因为人的短见常常不能预料在计划制定之后将会发生的情况;但是在神却不是这样,因为祂从起初就知道结果。简单说,肯定神改变祂意旨的目的要么是责难祂的良善,要么是否定祂永恒的智慧。同一本书还告诉我们:“众圣徒的祈祷如同天堂的梁柱,基督借之在地上施行祂伟大的作为;地上剧烈的阵痛和猛烈的抽搐就是这些祷告的果效。世界在改变、变革,众天使更大有能力地行进、翅膀飞得更快,神的策略也出笼,只要祷告更多,就更有果效。”倘若果真如此,这就更为可怕,我们毫不犹豫地将之定为亵渎。

首先,它直接否定以弗所书3:11论到神有“永恒的旨意”,因为神的旨意若是永恒的,那祂的“策略”就不是今天“出笼”的;其次,它与以弗所书1:11相矛盾,这节经文明确地宣告,神“随己意行作万事”,由此可见,神的策略,不是借着人的祷告才“出笼”的;再则,上述的说法使受造物的意志至高无上,因为既然我们的祷告能促成神的策略,那么至高者就服从如蛆如虫的人。圣灵通过使徒保罗的口奇妙地诘问:“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祂的谋士呢?”(罗马书11:34) 我们所引述的关于祷告的这种错乱思想是由于对神本身的肤浅认识和无知。不言而喻,向变色龙一般的神祷告有何安慰可言呢?向一位昨天心怀一念今天又另怀一念的神交心有何安慰呢?

如果我们知道世上的君王如此善变,一天应允我们的祈求,另一天又拒绝我们的祈求,那么求告他有何用处呢?神的不变性难道不是我们去祷告最大的鼓励吗?正是因为祂没有转动的影儿,我们才得以确信,若照祂的旨意恳切祈求,祂必垂听我们。马丁.路德说得好:“祷告不是征服神的勉强.乃是抓住神的愿意。”这使我们要略略讨论祷告的目的。神为何命定我们祷告呢?绝大多数的人说,是为了从神那里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虽然这是祷告的一个目的,但绝不是主要的,而且,这只是从人的方面来看祷告,我们也当从神的方面来看待祷告。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神为何吩咐我们祷告的一些原因。首要的是,祷告被命定用来尊荣主神。神吩咐我们去认识祂,祂是“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的圣者(以赛亚书57:15)。

神吩咐我们认定祂掌管万事:以利亞求神降雨的这个行动本身就是承认祂对万事的掌管;我们在祈求神救一个可怜的罪人脱离将来的震怒时,我们承认“救恩出于耶和华”(约拿书2:9);在求神让福音传遍地极时,我们在宣告祂统治全世界。神吩咐我们敬拜祂,其实真正的祷告就是一种敬拜。祷告是一种敬拜的行动,因为它使灵魂拜倒在神面前;因为它求告神伟大的圣洁之名;因为它认定神的良善、能力、不变、恩典;因为它承认神的主权,伏在祂的意旨之下。在此关系上,注意到这一点极为重要,即基督没有称圣殿为献祭之殿,而是祷告之殿。祷告也宣扬神的荣耀,因为我们在祷告中承认自己对神的仰赖。当我们谦卑地求告神时,我们便在信靠祂的能力和怜悯。在寻求神的祝福时,我们便在承认祂是一切美善恩慈的源泉。

祷告荣耀神更见于这事实,祷告使信心付诸实施,没有什么比我们心里对祂的信靠更尊荣祂,更讨祂喜悦的了。其次,神为了我们属灵的福分设立了祷告,作为我们在恩典中成长的途径。神设立祷告是为了使我们谦卑,其实真正的祷告就是进到神的面前,感受其令人可畏的威严,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配;并且,神设立祷告也是为了操练我们的信心。因为信由道而产生(罗马书10:17),却在祷告中得以操练;因此我们读到“信心的祷告”。祷告也使爱产生行动,圣经质问虚伪的人说:“他岂以全能者为乐,随时求告神呢?”(約伯记27:10)然而,爱主的人不能长时间地不求告祂,因为他们喜悦将自己的重担卸给祂。祷告不只使爱产生行动,而且借着神赐给我们祷告的直接答复,我们对神的爱便有增无减--“我爱耶和华,因为祂听了我的声音和恳求”(诗篇116:1)。

还有,神设立祷告是为了教导我们向祂所求之福的价值,这时我们就因着祂应允我们的祈求且赐福我们而更加喜乐。第三,神命定祷告是为了叫我们向祂寻求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但是对于读过本书以上章节的读者来说,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难题,如果神已在创立世界以先就预定万事,那么祷告有何用处呢?“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马书11:36)那我们为何祷告呢?在直接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应当指出的是,我们有同样多的理由去问,我到神面前向祂述说祂已知道的事情究竟有何益处呢?既然神已尽知我的需要,那么在祂面前述说我的需要有何意义呢?既然万事早已被神预定,那么祷告的用处何在呢?祷告不是为了告知神,好象祂不知道那样(救主明明地说:“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马太福音6:8),而是为了承认祂确实知道我们的需要。

祷告的设立不是为了让神认识到我们的需要,而是为了向祂承认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缺乏。在这事上,与在任何的事上一样,神的意念非同于我们的意念。神吩咐我们去寻求祂的恩泽,祂要通过我们的祈求得到尊荣,正如祂向我们赐福后要我们感谢祂那样。然而,问题仍然萦绕着我们,如果神是凡事的预定者,也是万事的掌管者,那么祷告岂不是徒然无益的吗?对这些问题的充分答案是,神吩咐我们祷告,“不住地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5:17),“要人常常祷告”(路加福音18:1)。圣经甚至宣告“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以及“义人所发的祈祷是大有功效的”(雅各书5:15-16)。同时,主耶稣基督在万事上都是我们完美的典范,祂是怎么作做的呢?

祂是一个杰出的祷告者。由此可见,祷告并非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但这并没有解决难题,也没有回答我们最初所提出的问题。神的主权与基督徒的祷告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其一,我们强调过,祷告的目的不是要改变神的旨意,也不是促使祂制定新的旨意。神已预旨必定发生的事情,而且是通过祂所命定的途径来成就的;神已拣选了得救的人,祂也预定了这些人借着福音的传讲得救。那么,福音便是神所命定的途径之一,用于执行祂永恒的计划,祷告又是另一种途径;因为神不但预旨了结局,也预旨了途径,其中的一个途径便是祷告,甚至连祂子民的祷告也被纳入祂永恒的意旨。所以,祷告非但不是徒然,反而是神藉以运行祂旨意的途径。“若万事真是盲目地随机而发生,或是宿命的必然结果,那么祷告就毫无实际的果效,毫无用处;但是既然它们被神智慧的指导所管理,祷告在万事的秩序上便占有一席之地。

”(海戴恩Robert Haldane)圣经清楚地教导,求神实现祂预旨之事的祷告并非毫无意义。以利亞知道神要降雨,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立刻恳切的祷告(雅各书5:17-18)。但以理从众先知的记载得知以色列被掳的期限是七十年,然而,就在这七十年快要期满时,圣经说,他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祷恳求”(但以理书9:2-3)。神告诉先知耶利米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此外,祂没有说,你不必为这些事情向我祈求,祂反而说:“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耶利米书29:11-12)。因此,祷告的目的不在于更改神的旨意,而是要叫神的旨意按照祂自己的时间和方式得以成就。

我们可以凭着笃信不疑的信心为一些事情祈求,这是因为神已应许在这些事上赐福我们。神的旨意按照祂自己所命定的途径发生,乃是出于祂的意旨,好叫祂以自己的方式造福祂的子民,即照着恳求的“途径”和“方式”。神的儿子难道不确知在祂受死和复活之后被神高举吗?祂是确知无疑的。然而,我们发现,祂还是为这同一件事情祈求:“父啊,现在求祢使我同祢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祢所有的荣耀!”(约翰福音17:5)难道祂不知道祂的子民一个都不会灭亡吗?但祂仍然求父“保守”他们!(约翰福音17:11)最后,还应指出的是,神的旨意是永不更改的,不能因我们的恳切呼求而改变。当神向一批人所怀的意念不是恩待他们时,哪怕是最爱祂的人,最火热或再三地祷告也不能使神的意念转变:“虽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代求,我的心也不顾惜这百姓。

你将他们从我眼前赶出,叫他们去吧!”(耶利米书15:1)摩西为进入应许之地的祷告也是一个类似的例子。我们对于祷告的观念确实需要修正,以使之与圣经的教导相谐和。普遍的观念似乎是:我到神面前祈求我所要的东西,希望祂按我的所求赐给我,但这是极不尊荣神、贬低神的观念。大众的这观念是,使神卑微如佣人,如我们的佣人:按我们的吩咐而行,讨我们的喜悦,满足我们的欲望。不!祷告是来到神的面前,向祂诉说我们的需要,将我们的道路托付给主,让祂以自己看为好的方式而行。这使我们的意思服从祂的意思,而不是象前一种情形那样使祂的意思服从我们的意思。除非我们的心志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否则我们的祷告就不讨神的喜悦。

“当神赐福给祷告的人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祷告的缘故,仿佛祂为他们的祷告所驱使和转变;而是为祂自己的缘故,也为祂自己主权的意旨和喜悦。那么,如果有人问:祷告有何目的呢?答案就是:这是神所命定用于赐福祂子民的方式和途径。因为,尽管祂已定意、预备和应许赐福他们,但祂仍要他们寻求而赐给他们,并且人祈求神乃是一项本份和特权。当他们蒙神享有祷告的心志时,这就说明神似乎有意要按这人的所求赐福他们;他们也不要忘记,总要以顺服神的旨意而求,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是必需的。”(约翰.基尔 John Gill) 以上所论到的区分对于我们心里的平安具有实际的重要意义。也许比任何其它事情更能迷惑基督徒的一件事就是未蒙答复的祷告。

他们为一件事情求告神:至少他们能够判断,他们在凭着信心求告,相信他们必得向神所求的,他们又热切反复地祈求,但答复却没有来到;结果在许多的事上都是如此,他们开始怀疑祷告的功效,直到盼望向绝望屈服,以致不再到神的施恩宝座前。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我们说,每一个出于信心的真祷告都已蒙了神的垂听,这会使我们的读者惊讶吗?然而,我们毫不犹豫地肯定这点。但在说这点时,我们必须回头去查看祷告的定义。请允许我们再说一次,祷告是到神面前,向祂诉说我们的需要(或别人的需要),将我们的道路交托给主,然后按祂自己看为美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让神怎样适合就怎样回复,而且,祂的答复往往与肉体最喜悦的恰恰相反。然而,如果我们真的把自己的需要交在祂的手中,无论如何祂都会答复。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在约翰福音十一章中,我们读到拉撒路在生病,主“爱他”,但祂不在伯大尼。病人的姐姐打发人到主那里告诉祂拉撒路的病情。请特别留意他们是如何祈求的--“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就这么几个字。他们并没有求祂去治愈拉撒路,没有催促祂立刻赶往伯大尼,他们仅仅把自己的需要摆在祂的面前,将这事交在祂的手中,让祂以自己看为美的方式去行!我们的主是怎样回答的?祂有没有对他们的祈求作出反应,答复他们沉默的祈求呢?当然祂答复了,也许并不是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祂的答复是“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约翰福音11:6),允许拉撒路死亡!但这事并没有完结,后来,祂前往伯大尼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我们在此谈这例子的目的是要说服信徒在需要的时候所当持的适当态度。

下一个例子所强调的是,在神的儿女有需要的时候,神回复他们的方法。请看哥林多后书十二章。使徒保罗曾被赋予前所未闻的特权,因为他曾被提到乐园,他的耳目所闻所见是其他人在死前未曾听闻、未曾看见的,这场奇妙的启示令使徒难以承载;他因自己奇异的经历而险些变得“自高”,所以,他身上有一根刺,就是撒但的差役,奉差遣去磨练他,免得他高傲。这位使徒向主提说他的需要,三次求主挪开他身上的这根刺,他的祷告蒙了垂听吗?确实蒙了垂听,但那未能使他如愿以偿;“刺”未被除掉,但神却赐下忍受它的恩典;重担没有卸下,但神却赐下背负重担的力量。难道有人反对我们的特权不仅仅是在神的面前倾诉我们的需要吗?难道不是有人告诉我们神已发给我们一张空白的支票,邀请我们去填写吗?

是不是神的应许包罗万象,我们可以向神任意祈求呢?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注意这事实,若要了解神在任何方面全备的心意,就必须查考整本圣经。我们这样作时就发现,神在赐应许给祷告的灵魂时,已给之加上了条件,经上记着说,“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约翰一书5:14)。真祷告就是与神相交,好叫我们的意念与祂的意念相合。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所需要的就是用祂的意念充满我们的心,让祂的心意成为我们的心意,而我们的心意又再回馈到祂那里。这就是神的主权与基督徒祷告之间的汇合之处: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必听我们;我们若不照祂的旨意求,祂便不听我们。正如使徒雅各所说:“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或邪情私欲中(雅各书4:3)。

但是主耶稣不是亲口对祂的门徒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向父求什么,祂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吗?(约翰福音16:23) 祂是这样说过;但这应许并没有赋予祷告的人爱怎么祷告就可以怎么祷告的权柄。我们主的这些话与使徒约翰所说的是完美和谐的:“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告是什么意思?诚然,这远不只是祷告的公式,也不仅仅是我们在祈求之后的结束语。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向神祈求什么,所求的必须与主耶稣基督的心意相一致!换言之,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告神就如主耶稣基督本身是求告者一样。故此,我们只能按主耶稣基督的意愿求告神;所以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就是将我们的意志放在一边,接受神的旨意!

(歌罗西书3:17)现在让我们来扩充祷告的定义。祷告是什么?祷告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信靠神的态度;祷告是承认受造之物的软弱和无助;祷告是认识到我们的需要,又将这需要摆明在神的面前。我们不是说这是祷告所包含的一切,不,但这在祷告中是实质的、主要的因素。我们坦率地承认,无论是三言两语还是长篇累牍,我们都完全没有能力对祷告下一个完全的定义。祷告既是人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的一种行为,然而其中也含有神的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对祷告作出详尽的分析,这好比要作出不恭敬的尝试一样。但在承认这点时,我们仍然坚持说,祷告在根本上是信靠神的一种态度。所以,祷告与指示神是针锋相对的,因为祷告是一种仰赖的态度,真正祷告的态度是顺服的,即顺服神的旨意;对神旨意的顺服态度意味着,我们满足于主按照祂主权的意旨供应我们的需用。

故此,我们说,以这心态献给神的每一个祷告必然蒙神垂听。这便是我们对开初所提问题的回答,也是解决这看似难题的圣经所具有的方法。祷告不是求神改变祂的旨意,求祂立定新的旨意;祷告是一种信靠神的态度,将我们的需要陈明在祂面前,为了获得那些符合祂旨意的事情求告;这样,神的主权与基督徒祷告之间毫无分歧。在本章结束之前,我们要告诫读者,以防他们根据上述的论述作出错误的结论。我们在此的目的不是要集中阐释圣经关于祷告的全部教训,更没有计划去细致深入地讨论祷告的问题;相反,我们所思考的仅仅是神的主权与基督徒祷告之间的关系。我们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抵制大部分的现代错误教导,因为这些教导过分强调人的因素,结果神的方面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耶利米书10:23告诉我们,“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也可参考箴言16:9);然而在人许多的祷告中,人的冲动都想要指引主的道路,指示祂当如何去行,甚至暗示祂若真在掌管世界和教会的事务,祂就应快点改变局势;不能否认的是:凡稍有属灵辨别力的人,必能看出许多所谓祷告会的这种态度,因为支配他们祷告的是肉体的称颂。我们在学习这门功课时都是何等迟钝,实质而言,狂傲的造物都当跪下,谦卑如尘土,这才是祷告的目标;但是人(在他通常的悖逆中)将脚凳换成宝座,指示全能者当行的事!这给旁观者的印象是,如果神有人那样的慈怜心肠,那么世界就更美好了!这就是旧人本性的狂妄,甚至在神的儿女中也不鲜见。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强调我们的意志顺服神的必要性,但同时必须补充的是,祷告远不只是一种敬虔的操练,更不是机械的表演;祷告实际上是神命定的途径,可用来从神获得我们所求之物,只要我们所求的事与祂的旨意相符合。

除非这寥寥数页引导作者和读者比从前更热切地呼求“主啊,求祢教导我们祷告”(路加福音11:1),否则便是徒劳枉然。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